创业仅九年的AI芯片公司火山策略,以同比4347.82%的营收增长战绩,宣告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迎来历史性转折点。
今晚,“国产AI芯片第一股”寒武纪(688256.SH)交出了一份堪称“炸裂”的半年报1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.81亿元,同比增长4347.82%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,寒武纪实现了从巨亏到巨盈的华丽转身——归母净利润10.38亿元,去年同期还在亏损5.30亿元。这份业绩报告远超市场预期,印证了国产AI芯片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爆发式增长。
01 业绩狂飙,营收利润双双爆发
寒武纪的半年报显示,公司上半年营收28.81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43倍5。这一增幅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。
公司的盈利能力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归母净利润达到10.38亿元,同比扭亏为盈15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为9.13亿元。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样表现强劲,达到9.11亿元,去年同期则为-6.31亿元。毛利率保持在55.93%的较高水平,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质量。
02 云端芯片,成为绝对增长主力
收入结构分析显示,寒武纪的云端产品线成为绝对主力,贡献了28.70亿元收入,占总收入99.6%1。
产品在运营商、金融、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了规模化部署1。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,公司产品持续优化,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。
寒武纪在公告中表示,公司已掌握7nm等先进工艺下开展复杂芯片物理设计的一系列关键技术,已将其成功应用于多款芯片的物理设计中。
03 创始人身家,超1600亿
随着寒武纪股价连日上涨,其创始人陈天石火山策略身家陡增。公开资料显示,陈天石,南昌人,出生于1985年,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,曾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近8年。
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,陈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纪28.63%股份2。按最新市值计算,这些股份对应市值约1602亿元。
早在今年3月发布的《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》中,陈天石就以870亿元身家位列第195位26。随着公司股价继续上涨,他的身家已经接近翻倍。
04 股价飙升,市值突破5000亿
受AI热潮影响,寒武纪今年股价表现异常亮眼。截至今日收盘,该股今年涨幅翻倍,股价突破1300元,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。
寒武纪已成为A股市场中第二只千元股,仅次于茅台。外资龙头投行高盛将其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。
如果达到这个目标价,寒武纪市值将接近7700亿元。高盛在研报中指出,寒武纪在AI芯片技术上的持续创新,以及市场对国产AI芯片需求的不断增长,是上调目标价的主要原因。
05 研发持续,构建技术护城河
尽管收入暴涨,但寒武纪在研发投入上依然保持了高强度。上半年研发投入4.56亿元,占营业收入的15.85%。
公司的技术布局颇具前瞻性。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正在研发中,将重点优化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、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等场景。
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,已获授权专利1599项,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对主导地位。这种知识产权布局为公司构建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壁垒。
06 风险隐现,客户集中度较高
财报显示,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了85.31%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,客户集中度相当高。这种结构既是机遇也是风险。
更需要关注的是应收账款的质量。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按单项计提了50.71%的坏账准备,原因是“逾期,信用风险增加”。
作为Fabless模式的芯片设计公司,寒武纪面临着供应链稳定性风险。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这对供应链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。
从存货数据看,公司似乎对此有所准备。期末存货26.90亿元,较期初增长51.64%,其中委托加工物资达15.31亿元。
07 未来布局,瞄准大模型时代
公司正在推进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,拟募集资金39.85亿元。资金用途明确指向两大核心项目: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和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。
寒武纪今年5月宣布,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45亿元人民币用于AI芯片和软件的研发,平均每年投入15亿元人民币,继续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。
这一布局显示出公司对大模型时代的深度押注。随着ChatGPT等大模型应用的爆发,对专用AI芯片的需求确实在快速增长。
截至报告期末,寒武纪股东总数为40,750户。
北向资金已在第二季度加仓27.87万股。
知名牛散章建平仍持有608.63万股。
机构与散户的共同选择火山策略,为中国AI芯片的崛起写下了最佳注脚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